印度自2024年中期以来,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经济压力。美国对印度加征的高额关税直接影响了关键产业出口。据印度工商部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,仅纺织和化工品出口下滑幅度分别达到12.3%和9.8%。美印自由贸易谈判陷入僵局,印度经济拉响警报。
在此背景下,印度外长苏杰生7月访华,罕见地提出三项核心诉求:恢复化肥、稀土和隧道掘进机对印出口。化肥直接关系到印度农业稳定,稀土则涉及新能源和高科技产业,隧道掘进机更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装备。多项行业协会公开表示,如果中国不能恢复相关供应,印度多条重点工程恐将延期,新能源企业更是“焦虑拉满”。
印度主动释放善意,部分专家分析认为,这不仅是经济层面的被动选择,更折射出印度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现实位置。公开数据显示,2024年印度自中国进口的稀土产品同比下降了22%,引发国内制造业强烈担忧。
。中国同意帮助解决印度三大关切——化肥、稀土和隧道掘进机的出口问题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诉求早在7月提出,仅用一个月便获得正面回应,印度媒体用“效率惊人”评价本轮外交斡旋。
印媒分析认为,此举极大缓解了印度新能源和基建行业的紧张情绪。印度新能源协会最新月报指出,若稀土供应链恢复,预计2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同比增长17%。印度化肥协会则预测,今年下半年印度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将明显收窄。
中印合作信号一经释放,印度三大股指随即全线拉涨,市场用脚投票。王毅“金句”出圈,印度媒体舆论场悄然变化
会谈期间,王毅外长主动提及:“当今世界,百年变局加速演进,单边ballbet贝博霸凌行径大行其道,自由贸易和国际秩序面临严峻挑战。”这句话在印度国内掀起巨澜。
印度多家主流媒体评论称,这一表态直指美国贸易保护主义,释放出中印携手维护多边秩序的清晰信号。印度《经济时报》专栏直言,王毅的“金句”让印度看到了合作共赢的可能,也让部分对华持怀疑态度的舆论“破防”。
媒体普遍认为,中方主动提及国际贸易公平、反对单边主义,让印度在美印关系紧张期感受到难得的“温度”。有分析指出,印度国内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并非“自欺欺人”,而是全球产业链分工的现实结果。官方数据表明,上半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8.1%,中国依旧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。
印度此轮高规格接待王毅,并非单纯着眼于双边合作,更有深远的多边布局。2026年,印度将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,如何获得中国支持成为印方核心诉求之一。中国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,印方领导人莫迪已确定将亲赴天津出席峰会,积极争取多边协作的“话语权”。
。印度若能把握当前契机,推动与中国在多边框架下的合作,有望提升自身国际议价能力。
印度媒体普遍认为,莫迪政府主动营造积极氛围,是为明年金砖峰会“提前铺路”,希望中方“捧场”并提供关键支持。权威智库数据显示,印度若能与中国保持合作,未来三年有望吸引更多金砖及亚非拉新兴经济体投资。
尽管本轮会谈释放出积极信号,但中印关系依然面临不小挑战。边境争议、舆论分歧、产业竞争等老问题并未彻底解决。8月,印度多地反倾销调查持续升温,部分本地制造业对中国进口商品依然心存疑虑。
印度方面,部分政治力量仍对中印合作持观望态度。莫迪政府虽公开承诺立场不变,但“承诺含金量”仍存变数。中国外交界人士多次表示,如果印方后续出现不利于合作的“小动作”,中方有权随时调整政策。
尽管如此,经济数据和贸易需求决定了中印关系的现实基础。印度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,2025年印度制造业对中国设备和原材料依赖度仍高于65%。中国商务部的最新通报也强调,推动中印产业链深度融合是区域经济稳定的关键。
面对全球供应链重组、地缘风险加剧的复杂局势,中印双方都在摸索新的相处模式。只要印度保持理性务实的合作态度,未来合作空间极大。正如多位国际经济学家所言,抓住这一轮“积极信号”,中印完全有机会实现各自产业的“赢麻”局面。
市场已用数据做出回应,投资者信心回升,企业家情绪明显改善。中印关系能否实现长期稳定,还需双方共同努力。全球目光正聚焦于这对亚洲巨头的下一步棋局,谁能抓住机遇,谁就有望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笑到最后。
环球网:2025-08-19 15:57:中国已经取消了对印度稀土出口限制?外交部回应